2009-Aug
27
Thursday

夜游鲁迅故里

2009年8月27日21时19分  一图胜千言, 椰子笔谈 7条回复 | 7 Comments
,
“鲁迅故里”墙前

“鲁迅故里”墙前

初稿 二十一年八月二十三日 修订 二十一年八月二十七日

  来到绍兴,我不想去看后人翻建的兰亭,对供人八卦陆游的沈园也毫无兴趣。这里唯一可看的或许只有仍然保持原貌的鲁迅故里了;至少,当看到连“越国文化博物馆”门前的大显示屏都打出“越王会馆招聘厨师”的时候,我是这么想的。

  那是一个冬天的傍晚,景点的开放时间早已经过了,路人稀少,纷飞的细雨将刚刚燃亮的路灯折射成一团团光晕,一切显得安静又神秘。我来到了写着“鲁迅故里”的白墙前,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鲁迅先生的画像,画得如同教科书一样千篇一律:手夹烟卷,一副极深沉的样子。在距离白墙十几步的地方,有一座小木屋,看上去还有那么一点意思;木屋上书一匾,在夜色中朦胧不清,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我走近一看,匾上工整的字竟是“孔乙己土特产店”,不禁莞尔。我猜想,在熙熙攘攘的大白天,大概连鲁迅本人都会觉得这间“孔乙己土特产店”确实是“充满了快活的空气”的。不过,这和《孔乙己》的那种“快活的空气”恐怕不是一回事吧?

  在白墙和小木屋之间,有一条老街,现在称为鲁迅中路。鲁迅故里其实就是由这条老街、一条小河和许多老屋组成的。沿着老街信步而行,左手边是一条与街平行的小河,右手边先是鲁迅祖居,然后是鲁迅故居,之后是百草园。因为现在这些景点都是大门紧闭,只要花十来分钟就能把老街转得差不多了——如果忽略掉老街上摩肩接踵的、诸如“周家食品店”、“三味臭豆腐店”之类的牌匾的话。我站在百草园大门边上,看到有牌子分别指向“土谷祠”和“咸亨酒店”,又看了看各店铺灯火辉煌的盛景,便想:“阿Q”若是在现在,门票早就赚得盆满钵满,应该早就蒙头大睡了;而“孔乙己”呢,这时候也犯不着在装满游客小费的小碗前念叨“不多不多,多乎哉”的。这么一想,对这两个熟悉的地名已然无了兴致,摇头为又一个粉饰着人文气息的商业景点叹息着。可是去杭州的火车还有两个小时才开,所以我只能呆在这里——如果我不想去沈园加入八卦陆游的行列,或者去看正在招聘厨师的“越王会馆”的话。

  “孔乙己,阿Q,”我自言自语着,“好像还缺了一个什么…… 呀,对了!”我的目光再度遇到了“百草园”的牌子,一个题目跃入我的脑海——《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啊,三味书屋在哪里呢?我本以为它会和其它人们耳熟能详的景点一样,都在老街一字排开,等待游客们的玩赏;然而走了两圈,却发现它原来安然地隐居在小河对面的一处角落,与老街只有一座小桥连通。到了夜晚,匆匆而过的行人更难注意到它。在寒冷的冬夜里,只有宽大屋檐下面一个孤独的灯笼发射出黯淡的红光,温暖着“三味书屋”那四个褪色的烙金字。

  “这倒真是寿镜吾老先生的三味书屋。”我想到。于是我慢慢走过小桥,来到那灯笼下。凹凸不平的石墙,漆色斑驳的梁木,一切显得简朴残旧。黑油的老竹门紧紧地关着,上了一付略锈的锁,把我和历史隔在了两边。

  但我却有一种奇妙的感觉:似乎有另一扇门对我打开了,而且,仅仅对我一个人。

  油灯只有一盏,昏黄的火焰摇曳不定,墙上的黑影也随着轻轻晃动。屋的正中,老先生穿着那件打补丁的长衫,正在专心致志地读一本书。我轻轻地敲了敲门背,表示我的到来,这位“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抬起头,“和蔼地”向我这个方向看了一眼,好像知道我到来了,又将目光落回到泛黄的书页上。我恭恭敬敬地站着,四处打量。“三味书屋”的匾和有梅花鹿的画,依然保持原样吧?是的,就在那里,和鲁迅笔下的一模一样;看,那里,那张刻有“早”字的硬木木桌,一定就是鲁迅的位置吧?他以“早”字自勉,每天都会按时来读书。或许,我可以在木凳上眯一晚,明天早上就能碰到他了?不,这是冒昧的。“老先生,做学生的要告辞了。”我向想象中的先生行了个礼。先生“和蔼地回礼”,并没有说话。他也许会打算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悦乎”之类的客气话——且慢,寿先生完全不可能知道我—— 但又不是,我刚刚不是才拜见过他吗?你看,我现在就站在三味书屋门口那褪色的红灯笼下哩。我又轻轻地敲了敲门,传来屋里空洞的回音;他不在。我转过身环顾四周。这时,路灯已较明亮,月亮从乌云中探出头来,影子在小河里荡漾。

  看了看表,是时候上火车站了。我又走过小桥,安静地回到老街上,四下里空无一人。那个孤独的灯笼依然发射着黯淡的红光,在蒙蒙细雨下折射成一圈光晕,温暖着同样孤独的“三味书屋”四个字。我将这四个字又默念了一遍。是的,在这个安静的冬夜里,我来到了三味书屋,来到了一个大白天里闹哄哄的游客们所不能到达的三味书屋。想到这里,我浅浅地行了个礼,默默地走了。

  而在那条小河里,食肆飘来的油腻和垃圾也继续顺着水往东流着,在绿色景观灯的照射下,显得绿油油的。

2009-Aug
19
Wednesday

如何制作学术会议海报

2009年8月19日23时59分  学而时习 没有回复 | Drop comment here!
,

  虽然在科学界的某些人看来,相对于其他的交流方式来说,会议海报的档次比较低。但在学术会议上的会议海报仍是一个非常有用的的交流方式。相对于学术报告,会议海报的优点包括其在专业会议上介绍时间的长短。在学术报告上,大多数报告一般限于15分钟内。而会议海报通常可以与感兴趣的来宾讨论2小时以上。此外,在大多数学术会议上,学术报告常预定在不同的小房间同时进行,这使得听众数量非常有限。而会议海报常常在大房间举行,可以容纳数百名参观者。因此,通过做会议海报,你更能向他人展示你的研究工作。

  我们将在这一部分提供以下几个方面关于准备会议海报的建议:

准备

  有时人们会以为准备会议海报相对于学术报告来说需要较少的工作,其实二者都需要提前准备及自始而终的努力。当你开始准备你的会议海报时,两个要素必须考虑:内容和布局。所以,准备会议海报就必须尽早开始!

内容

  有时人们过于担心会议海报的外表而忽略了其中心内容,会议海报只是你科研工作的形象展示。如果你没有值得展示的,那你就不该去想做会议海报。如果你已经毫无疑问地获得了指导老师的鼓励和支持,那这个时候,你肯定有一些新的有意思的成果来展示。因此你应关注的焦点是确保你展示的信息正确反映了你工作的质量。

  虽然会议海报的规模可能略有些变化,但一般会议海报所用的海报的尺寸往往是1.2m高1.8m长。既然海报尺寸有变化,一定要事先弄清楚你的海报的尺寸,因为这将决定你的海报上信息量的多少。最后,既然你已确定你有多大的空间,就要做到用得其所!

  展览的标题,所有作者的姓名及其所属机构应当写在你海报最上一行正中。为了让有兴趣参观者可以迅速了解你海报的主题,务必使所用字体至少有3.8cm高。

格式

  大多数理工类会议海报所用的海报都使用相同的格式:标题、作者及其所属机构、摘要、引言、方法、结果、结论、致谢、参考资料。下面我们将简要的讨论上述每一项内容:

  标题——标题要切实突出你的研究主题,字数不要太多。

  作者及所属单位——列出所有曾为这项研究工作作出贡献的人的姓名。而且一定要和你的指导老师商量此事。作者的身份严重关系到知识产权方面的问题,因此每个作者要确保自己所在的部门或单位的明确性。

  摘要——这要高度概括,通常少于150字。用来确定研究的问题,使用方法,取得的成果,及这些成果的意义。

  引言——这部分应对此项目立项的的原因和科研材料及方法的使用做简要的概述。

  方法——此部分要对实验方法做简洁的概述。

  结果——这一部分应概述你的科研成果。因为成果展览是你成果的形象展示,所以这个板块要绘图而不是照抄原文。

  结论——这一部分应提供你工作所得的概括性结论,并可说明今后工作方向。

  致谢——这一部分应包括协助你完成你工作的全部机构。首先而且最重要的是说明帮助你科研的资金来源。这是很重要的,特别是当一个政府机构资助你的科研项目。最好要和你的指导老师一起核查一下,以查明所有有关的个人和单位。

  参考资料——因为科研不是凭空完成的,你需要在你海报的一个或多个部分注明其他人的相关工作。作为一个技术性文件,你将需要注明每一个引文的出处。由于参考书目的格式因学科的不同而不同,一定要和你的指导老师商量首选的引用格式。

布局

  至少有两种常用的海报版面设计方法:大海报和组合型海报。

  a、关于使用大海报的一些考虑:一些人使用单一大型海报打印而其他人则组合张贴A4纸大小的版面。前者必须使用特殊印表机印制,但单位里不一定会配置。这类海报可在当地印刷商店打印,但往往价格昂贵。此外,这些在交通尚有些困难,你可以购买塑料管保护、储存和运输海报。如果你选择使用这种方法,一定要带着你的海报。

  b、关于使用组合型海报的一些想法:版面可随时用任何个人的彩色喷墨打印机或者激光打印机打印,因此用它来准备便宜一些。此外,还有一个的优点:个别部分可以在最后一分钟改变并重印。此外,这类海报可通过背包或公文包来携带。因此,在旅途中它不会与你分开。而其缺点是这类海报在会议上张贴需要花些精力。所以,如果你选择这类海报的话,一定要留足够时间来准备。

  要合理布局你的海报,使观众能较容易地听懂你的介绍。值得注意的是成果展览会有一个的标准模式。要考虑一下成果展览会的进行程序,这类会议常常发生在深夜并且伴随欢乐的酒会。观众常拿着起塑料杯慢慢的一排排地边走边看。因此,这是最好的安排可以让观众从左到右地阅读你们的海报资料栏目。你也可以选择其他方式,但这容易打断或者干扰观众看你海报时的思路。

  要保证你的海报有吸引力并且在1米外可以看清楚——这包所有字、标题和表格。选择一个较大的字体。

  “一张图片可以代替一千个字”因为海报是你工作的形象的介绍,图形可以比文字更形象。使用少量的短的容易读懂的句子。

  让它简单易懂!不要在你的海报上使用首字母缩写,不要添加过多的文章或者复杂的数字。

  如果你选择在彩色的纸或者海报板上写文章,使用双面胶,胶水或者其他粘剂让你的纸牢牢粘住。

发布

  在会议前站在你海报前面做一个(2-3分钟)关于你科研和实践的讲话。让你的指导老师、你的研究组或亲友做你海报介绍的听众。根据这些人的反馈信息,你可以对你海报介绍做一些改变。

  预先确定会议地点并且要提早至少30分钟到场贴好海报。 虽然常常会有些事干扰,你要用自己的智慧排除干扰推动会议的发展。

  不要做一墙之花。问一下如果他们想知道你工作的消息的话,你就开始发言。

  你要计划好留在你的海报前的时间。不要害怕去看其它参与者的海报,要尽量减少无人听你的介绍的次数。

  在会议上你也许会看到其他参与者在分发海报复本,此时你不要分发任何书面资料,除非已经得到指导老师的同意。如果观众有兴趣想要你的海报复本,留下他们的名片或者记下他们的名字、地址或电子邮件以便会议后和他联系。会议结束时,你一定要搬走你所有的海报材料,留下的任何东西都会被扔掉。

最近“过得很充实”,以至于没时间来照料已经写成的几篇小文的草稿。各位不要担心,我想不会等待太久的。一直在忙碌10月份的波多黎各会议——顶级的学术会议!顶级的科学家!在2万公里之外展现自己!这可能是到目前为止最大的学术挑战了。Dr. Harris建议我做会议海报(其实以我现在的英语水平,可能暂时还无法作口头报告),以前没做过,于是随便搜了一下,发现南京农业大学写了一个很详细的指引,就转载过来了,原文地址在http://srt.njau.edu.cn/common.asp?d=54,有个别修改。这一网站也给出了很详细的科研指引,相当有用。

2009-Aug
3
Monday

国家大剧院深圳交响乐团音乐会听后感

2009年8月3日12时26分  天籁之音 9条回复 | 9 Comments
, ,

  在北京这几天竟然恰好没有什么特别好的音乐会,但因为没有琴拉,手非常痒,所以饥不择食,看到音乐会就上。恰好深圳交响乐团来京演出,于是以六折的价格买了两场的票。

Shenzhen Symphony Orchestra | Chen Zuohuang
Piano: Zou Xiang

Leonard Bernstein (1918-1990)
1. Candide, overture

Edward Elgar (1857-1934)
2. Serenade, op. 20

George Gershwin (1898-1937)
3. Rhapsody in Blue

Aaron Copland (1900-1990)
4. Appalachian Spring

Benjamin Britten (1913-1976)
5. Four Sea Interludes

Ralph Vaughan Williams (1872-1958)
6. Fantasia on "Greensleeves"

  很奇怪,音乐会要在歌剧院举行。不过我也下定决心以后不再买歌剧院的音乐会的票了,这可能是我在国内听过的气氛最差的音乐会。

  深圳交响乐团的水平自然不能和前一天的特内里费交响乐团相比。其实,这不是说他们经费不够,也不是乐手水平不高,也不是指挥陈佐湟先生的功力问题(他是国家大剧院的艺术总监)。我发现了一点:乐队并不是由很多厉害的乐手组成的,乐队首先必须是一个整体,要有同一个灵魂、同一种感情才能演奏出上档次的音乐。诚然,深圳交响乐团算一个可以听的乐团—— 可能是因为今天的曲子我只有《蓝色狂想曲》很熟悉,但即便是不熟悉的曲子,也很明显的能听出瑕疵来——比如小提声部不齐之类的。最最主要的是,各个声部之间简直就没有一致性,有些主副声部分明的地方,伴奏声部颇有“喧宾夺主”的味道。当然,总的来说,乐队还是能按照指挥意愿来表达乐曲,这方面恐怕是陈先生的功力不完全够了(我是拿他和——比如,祖宾·梅塔之类的人比较)。

  那些要表达的意思特别明显的曲总是最好演奏的,比如伯恩斯坦的卡迪德序曲。只涉及弦乐的曲子也好处理,比如埃尔加的夜曲。格什温的蓝色狂想曲就比较可怕了,因为我不觉得乐队是在伴奏!比方慢板的某一部分,原本应该是钢琴在圆号柔和的背景音下暗泉涌动地诉说,其结果圆号却“蹦”地一声出来了,吓我一跳。担任钢琴独奏的邹翔,从音乐会介绍来看也是牛人,可惜我又拿他来和朗朗比较了,所以就…… 总之,在科技发达的时代,人们的耳朵中恐怕只有一流乐团的声音了。

  下半场的三首曲子我都没听过,同时那些耳朵粗糙的听众又走了,所以感觉不错。我在中场休息的时候听到某小孩说:“呀,原来外面有电视啊!早知道我们就不用买票了,就在外面看得了。”很无语。结合自身对音乐的理解经历,我觉得绝大多数18岁以下的小孩是没可能理解音乐的精妙之处的,特别是现在那种主调音乐铺天盖地的情况下。古典音乐是某种复杂精巧之物,需要能理解复杂精巧之物的脑袋才能欣赏。能欣赏复杂的东西,有助于以谦恭的态度对待世间万物。

  下半场音乐会气氛好转了一些。我说的不是观众的掌声,而是至少咳嗽声和说话声比上半场小了半个量级。但下半场深圳交响乐团的演出是值得称赞的。科普兰的《阿巴拉契亚之春》,开头给了我特别深刻的印象(弦乐和木管以2-4度的音程逐步展出),可以听出乐团仔细练过这一段,特别有感觉。不过要是分贝再减掉1/3,会更有晨曦金光撒遍林间的感觉,因为音量强一点儿,给人的感觉就好像一张轻微过曝的相片。《四首海间奏曲》中最绝妙的就是《星期天早晨》那四把圆号的声音—— 要称赞,四支圆号出得非常整齐,开始之前指挥介绍说“圆号好像教堂的钟声”的时候,我还不明所以,听此一曲之后,忽然对布里顿有了特别深刻的印象。另一方面,弦乐、木管和打击乐在这乐章中的跳跃显得很轻、但也非常整齐,这可能是今晚音乐会奏得最好的一段。

  不过好像大多数听众都不识货。演奏完毕,掌声甚至没有让指挥有谢幕的必要。

Shenzhen Symphony Orchestra | Christian Edward
Piano: Shen Wenyu

Richard Wagner (1813-1883)
1. Die Meistersinger von Nürnberg, overture

Jean Sibelius (1865-1957)
2. Finlandia, op. 26

Johannes Brahms (1833-1897)
3. Hungarian Dances, WoO 1: No. 1, No. 3 & No. 5

Edvard Grieg (1843-1907)
4. Piano Concerto in A minor, op. 16: I. Allegro molto moderato

Mikhail Ivanovich Glinka (1804-1857)
5. Ruslan and Ltudmila, overture

Bedřich Smetana (1824-1884)
6. Má vlast, Vltava

Antonín Dvořák (1841-1904)
7. Symphony No. 9 in E minor, "From the New World", op. 95: II. Largo

Pyotr Ilyich Tchaikovsky (1840-1893)
8. Symphony No. 4 in F minor, op. 36: IV. Finale

  第二天的音乐会由克里斯蒂安·爱华德指挥。这老外我没听说过,但看介绍曾执棒BPO,估计也是不同凡响的人物。至于观众,则继续维持第一天的超低素质,以至于主持人还要很尴尬地说“请大家维持音乐会现场秩序,配合我们的直播”,这一幕恐怕及其少有。深圳交响乐团不应该得到这种待遇。

  开场曲是《纽伦堡名歌手序曲》,说真的其实演奏得不赖,也可能是瓦格纳的这种东西,实在也很难演奏得很赖。不过大约有1/5的人迟到,以至于在演奏第二曲《芬兰颂》之前,爱华德非常不悦地交叉着膀子等待观众席上安静下来,不知道“电视机前的观众朋友”们又是作何感想。

  芬兰颂其实也有比较瓦格纳,虽然在历史上来说应该是对立的两面人物。至于各声部进入的那1/4拍子的误差,我也就不计较那么多了,反正我只花了VPO门票的1/20来听,这个水准当然不止是VPO的1/20,所以是很划算的。

  匈牙利的1、3、5,这种简单的曲子没什么评论的必要,只可惜大部分的观众们还是很“热心”地在乐章间隔处鼓掌。爱华德看来更加不悦了。

  我的口水主要要用在上半场最后一首—— 格里格的代表作,A小调钢琴协奏曲的Nr. 1。怪不得节目单上没有介绍这一位钢琴家…… 音的确没有按错几个,可问题是,这首本来应该很宏伟的曲子怎么好像好几个小孩随意建造的沙滩城堡一样,毫无生气,而且从头到尾都是一个速度?乐团也简直让人失望,喧宾夺主,听起来都快成“A小调乐团协奏曲”了。于是我再次念念起年初听VPO给朗朗伴奏肖邦的No. 2时那种如同走钢丝一般精准的力度和音响。总之,面对这么糟糕的演奏,从曲终以后观众热情的掌声(因为是上半场的最后一首)就可以明白,绝大部分观众完全不识货。

  中场休息的时候我去卫生间,路上听到有两个穿西装的人讨论,一个问另外一个:“听得怎么样?”另一个说,“唉,完全听不懂,我反正感觉还不错,具体的话就要内行的人才能听明白了!”我心想:《纽伦堡的名歌手》这样的曲子(不是我卖关子—— 就好像进行曲一样,意思不是很明白嘛!难道还有人会觉得进行曲是“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的?)难道也有那么难懂吗?不会比那些爱来爱去的流行歌曲难多少吧?还是不作评论吧…… 然后又碰到另外一个小孩,抱怨听不懂,于是当妈的安慰说“听不懂?没关系,那我们就回家去吧”。这个又加固了我的观点:18岁以下的小孩,绝大部分都不适合去听音乐—— 因为他们的生活经验远没有那么丰富。因为我以前也有切身感受,现在听贝6或者贝9,或者听肖5之类的大部头作品,和以前的感受完全不可同年而语。当然或许三四十年后,又会有一些更新的看法吧。

  下半场的人走掉了一些,气氛变得不错了。格林卡的作品我很少接触(或者实话实说吧,也就听过这一首《鲁斯兰和柳德米拉》),所以就不评论了。乐队演出的时候把下半场的2、3首曲调换了,但大剧院方面事先不知道,结果报幕的时候报的是德沃夏克的No. 9而演出的是斯美塔那的伏尔塔瓦河—— 还好,大剧院还是有功底的,第3首曲目就报对了,没有出现把德9报成伏尔塔瓦河的搞笑情况。伏尔塔瓦演出的也不错,虽然没有什么能让人眼前一亮的地方。至于德9,我向来都不感兴趣,也不过是开头那一段英国管的旋律脍炙人口么,后面的听起来就很闷了。而且深交的演奏,英国管的音响和乐队的伴奏比较不搭,听起来不是很爽。最后一首,柴4的终曲,也算不错,一些比较复杂的地方没有出现明显的脱节。爱华德似乎仍然比较生观众的气,演出完鞠了一躬就直接走了,也没有加演曲目(不知道是不是原来就没有安排,还是观众的气氛让他觉得没有加演的必要)。

  总之,深交的演奏可以算上国内2流乐团水准(1流的…… 就是中国爱乐、中交什么的吧),虽然对协奏曲的诠释功力不足,但有一些曲子还是不错的。至于歌剧院…… 和7、8年前的星海音乐厅的观众氛围差不多了,建议大家以后去国家大剧院听音乐会,只买音乐厅的票。

2009-Aug
2
Sunday

21年7月川滇之行相册

2009年8月2日13时21分  一图胜千言 7条回复 | 7 Comments
, , ,

  叶子按:有读者留言指近期博客上的精文少见。我首先对这位读者的持续关注表示感谢。近来事务颇多,笔耕不力,故文章也少了,其实《椰子笔谈》中的确有三篇文章已经完成(北疆白哈巴游记、暂定名《地图》的散文,以及《日全食,香格里拉,友谊的丝线》),只是感觉不如意,只能继续修改。鉴于近期发表的大多都是一些闲杂文章,于是先将川滇追日之行的部分照片择精刊登,以飨诸圣。不过,日食当日所摄的照片则仍在处理,待合适之时再发表。

2009年暑假京津滇川渝沪旅行路线图

2009年暑假京津滇川渝沪旅行路线图

全景 横断山谷地

全景 横断山谷地

全景 214国道翻越横断山

全景 214国道翻越横断山

全景 金沙江

全景 金沙江

金沙江谷地

金沙江谷地,摄于通往得荣的公路

得荣通往巴塘的乡村公路

得荣通往巴塘的山道

站在青藏高原的边陲

站在青藏高原的边陲

架设设备

在顶贡草原上架设设备

2009-Aug
1
Saturday

杨绛《读书苦乐》读后感

2009年8月1日18时18分  学而时习, 椰子笔谈 5条回复 | 5 Comments
, ,

  读书钻研学问,当然得下苦功夫。为应考试、为写论文、为求学位,大概都得苦读。陶渊明好读书。如果他生于当今之世,要去考大学,或考研究院,或考什么“托福儿”,难免会有些困难吧?我只愁他政治经济学不能及格呢,这还不是因为他“不求甚解”。我曾挨过几下“棍子”,说我读书“追求精神享受”。我当时只好低头认罪。我也承认自己确实不是苦读。不过,“乐在其中”并不等于追求享受。这话可为知者言,不足为外人道也。

  我觉得读书好比串门儿——“隐身”的串门儿。要参见钦佩的老师或拜谒有名的学者,不必事前打招呼求见,也不怕搅扰主人。翻开书面就闯进大门,翻过几页就升堂入室;而且可以经常去,时刻去,如果不得要领,还可以不辞而别,或者另找高明,和他对质。不问我们要拜见的主人住在国内国外,不问他属于现代古代,不问他什么专业,不问他讲正经大道理或聊天说笑,都可以挨近前去听个足够。我们可以恭恭敬敬旁听孔门弟子追述夫子遗言,也不妨淘气地笑问“言必称‘亦曰仁义而已矣’的孟夫子”,他如果生在我们同一个时代,会不会是一位马列主义老先生呀?我们可以在苏格拉底临刑前守在他身边,听他和一位朋友谈话;也可以对斯多葛派伊匹克悌忒斯(Epictetus)的《金玉良言》思考怀疑。我们可以倾听前朝列代的遗闻逸事,也可以领教当代最奥妙的创新理论或有意惊人的故作高论。反正话不投机或言不入耳,不妨抽身退场,甚至砰一下推上大门——就是说,拍地合上书面——谁也不会嗔怪。这是书以外的世界里难得的自由!

  壶公悬挂的一把壶里,别有天地日月。每一本书——不论小说、戏剧、传记、游记、日记,以至散文诗词,都别有天地,别有日月星辰,而且还有生存其间的人物。我们很不必巴巴地赶赴某地,花钱买门票去看些仿造的赝品或“栩栩如生”的替身,只要翻开一页书,走入真境,遇见真人,就可以亲亲切切地观赏一番。

  说什么“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我们连脚底下地球的那一面都看得见,而且顷刻可到。尽管古人把书说成“浩如烟海”,书的世界却真正的“天涯若比邻”,这话绝不是唯心的比拟。世界再大也没有阻隔。佛说“三千大千世界”,可算大极了。书的境地呢,“现在界”还加上“过去界”,也带上“未来界”,实在是包罗万象,贯通三界。而我们却可以足不出户,在这里随意阅历,随时拜师求教。谁说读书人目光短浅,不通人情,不关心世事呢!这里可得到丰富的经历,可认识各时各地、多种多样的人。经常在书里“串门儿”,至少也可以脱去几分愚昧,多长几个心眼儿吧?我们看到道貌岸然、满口豪言壮语的大人先生,不必气馁胆怯,因为他们本人家里尽管没开放门户,没让人闯入,他们的亲友家我们总到过,自会认识他们虚架子后面的真嘴脸。一次我乘汽车驰过巴黎赛纳河上宏伟的大桥,我看到了栖息在大桥底下那群拣垃圾为生、盖报纸取暖的穷苦人。不是我眼睛能拐弯儿,只因为我曾到那个地带去串过门儿啊。

  可惜我们“串门”时“隐”而犹存的“身”,毕竟只是凡胎俗骨。我们没有如来佛的慧眼,把人世间几千年积累的智慧一览无余,只好时刻记住庄子“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的名言。我们只是朝生暮死的虫豸(还不是孙大圣毫毛变成的虫儿),钻入书中世界,这边爬爬,那边停停,有时遇到心仪的人,听到惬意的话,或者对心上悬挂的问题偶有所得,就好比开了心窍,乐以忘言。这个“乐”和“追求享受”该不是一回事吧?

                           一九八九年

  从青藏高原屁颠屁颠地看完日全食回来,觉得心里装了不少新鲜的琼浆玉露,便决定着手写一篇思想丰富、寓意深刻的大文章。经过一个星期的缝缝补补修修改改,拜请家母通读一遍,结论是:看起来像是东拼西凑的风景明信片。这样的文章当然不能见世面,只好沮丧地把它暂且丢在一边,同时感叹名家大师们缘何能举重若轻地遣词造句,让几千个方块字好像指北针一般指向同一个明确的主题。我曾经在五线谱上画了一个下午豆芽菜之后认定写文章比作曲容易,此时此刻我决定撤回这一想法,因为识字的人显然比识五线谱的人要多得多,要装模作样的糊弄人可是难得多。

  家母见我情绪低落,便翻出杨绛的《读书苦乐》来让我研读。在这里我本不打算作读后感惯常的客套——但这篇小文的确让我发现了一些有益的经验。是不经意地发现杨绛笔下的读书与旅途、与人生偶合的欣喜吗?或许吧,不过我不想把这样一篇短短的读后感上升到“具有深刻内涵”的高度。其实最主要的,只是窥见到大文豪们写作秘籍的一角而已。但这也够了。

  我觉得,写文章像一次旅游一样。这种旅游可以是周末到郊外漫无目的地转一圈那一种,想到哪里便写到哪里,写到最后“兴尽而返”,写几个感叹句就万事大吉。又或者,可以如同参加旅行团一样,按着某个定好的模式过一遍,比如“今天天气很好”,或者“昨天发生了一件事”等等,大体上就等于N年级周记的加强版,最终目的不过是避免被记作业欠交。

  一篇让人产生印象的好文章,必须如同雪山的棱角一样有引人注目的风骨,必须是作者对一块地域的独立探索,就好像探险者开辟航路一样,人们都要通过“他”的足迹去了解和接触这一块新天地。尽管这一块地域可能有无数人勘查过,但路两旁新的风景却是由作者自行发现的,比方某棵树很独特,某座山峰很雄伟等等。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可以看到杨绛如何自如地向读者描绘读书的超凡作用——但最终,她要表达的还是一个意思:读书的好处不等于享受,所有的字词都是为这一个清晰的目标服务的。我们对读书都有自己的看法,但杨绛要说的是“杨绛对读书的看法”,我们要读的也是“杨绛对读书的看法”。一篇文章不应该像吃草的牛羊一样,东转一下,西转一下,而必须有一条稳定的、清晰的线——就好像一条翻越山脉的公路一样,尽管曲折蜿蜒,但却明确地指向目的地。

  阅读杨绛诙谐的文字让我莞尔,同时也有幸领教了写作的某个真谛。这恐怕也是读书的某种好处吧?

 

叶夜网 © 1999-2010年 版权所有
Yeiht © 1999-2010 All Rights Reserved
叶儿山WordPress提供技术支持
Powered by Y234.CN and WordPress